关于我们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

188-7472-8048

联系我们
成都品茶
联系人:张先生
电话:188-7472-8048
手机:188-7472-8048
Q Q:2956006700
邮箱:2956006700@qq.com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成都的品茶习俗与礼仪,深深植根于当地市井生活与人文传统,核心围绕 “盖碗茶” 展开,兼具实用性、社交性与仪式感,是 “慢成都” 文化的典型代表。以下从传统习俗品茶礼仪两方面具体介绍:

一、与品茶相关的传统习俗

成都的品茶习俗不只是 “喝茶”,更是一种 “生活方式”,融合了社交、调解、娱乐等多重功能,充满烟火气。

1. “盖碗茶” 为核心的饮茶习惯

盖碗茶是成都品茶的 “灵魂载体”,由 “茶碗(敞口薄瓷碗)、茶盖(浅圆瓷盖)、茶船(半月形瓷托)” 三件套组成,俗称 “三才碗”(茶盖为天、茶碗为人、茶船为地,暗含 “天地人和” 之意)。


  • 功能讲究:茶船防烫、茶盖控温(揭开小口可散热)、茶碗敞口便于闻香,尤其适合冲泡四川本地的绿茶(如竹叶青)、花茶(如碧潭飘雪)—— 绿茶需控温防苦涩,花茶需敞口散香,盖碗恰好适配。

  • 场景普及:无论是老茶馆的竹椅矮桌,还是家庭待客,盖碗都是首选,甚至街头小吃摊、麻将馆,也常见茶客手捧盖碗 “边喝边聊”。

2. “茶博士” 的精湛掺茶技艺

“茶博士” 是成都对茶馆中技艺娴熟的茶倌的尊称,他们的掺茶(冲茶)技巧是成都品茶文化的 “活表演”,也是老茶馆的一大看点。


  • 经典招式:掺茶时不用手扶茶碗,仅凭一手提紫铜长嘴壶(壶嘴长约 1 米),远距离精准注水,动作行云流水,常见招式有:

    • 凤凰三点头:壶嘴上下轻点三次,寓意 “敬茶三分礼”,同时让茶叶在水中充分舒展;

    • 苏秦背月:手臂后摆,壶嘴从肩后绕至茶碗上方注水,姿态潇洒;

    • 蛟龙探海:壶嘴低贴近碗沿,缓慢注水,避免水花溅出,适合冲泡细嫩绿茶。

  • 互动趣味:茶博士会根据茶客需求调整注水力度(如老人要 “慢注” 防烫,年轻人可 “快冲” 提香),有时还会用茶盖轻敲碗沿提醒 “茶来了”,充满市井温情。

3. “摆龙门阵” 与茶馆社交

成都人喝茶,“喝” 是载体,“聊” 是核心 ——“摆龙门阵”(即聊天、侃大山)是茶馆最核心的习俗,茶馆也因此成为成都的 “公共社交客厅”。


  • 场景特点:茶客围坐矮桌,一杯盖碗茶能喝一下午,话题从家长里短、时政新闻,到生意洽谈、手艺交流,不分阶层(老板、工人、老人、学生),皆可 “搭话”,体现成都人的包容与闲适。

  • 配套娱乐:老茶馆常搭配 “听觉享受”,如清末民初的评书、金钱板,如今的川剧变脸、清音,茶客边喝茶边看戏,“茶戏结合” 成为传统娱乐模式(如悦来茶园、顺兴老茶馆至今保留此传统)。

4. “吃讲茶”:茶馆里的民间调解

这是成都特有的 “茶馆议事” 习俗,源于旧时民间纠纷不愿诉诸官府,便选一家公信力高的老茶馆,通过 “喝茶评理” 解决问题,俗称 “吃讲茶”。


  • 流程讲究

    1. 纠纷双方约定时间,共同邀请社区里德高望重的长者(或茶馆老板、资深茶客)作为 “公证人”;

    2. 双方到场后,先由 “理亏方” 买单(或 AA 制),给所有人泡上盖碗茶;

    3. 公证人主持,双方轮流陈述,众人听后评议,最终由公证人定夺,“输理方” 需当场认错,且不得再纠缠;

  • 文化意义:“吃讲茶” 以茶为媒介,用市井智慧化解矛盾,体现了成都人 “和气生财” 的处事哲学,如今在部分老街区仍能见到简化版(如邻里小摩擦在茶馆协商)。

5. 茶点搭配:“茶食不分家”

成都品茶讲究 “茶配点”,茶点以 “清淡、解腻、耐嚼” 为主,既能中和茶香,又能延长品茶时间,常见搭配有:


  • 传统糕点:椒盐桃片、龙眼酥、米花糖、蛋烘糕(现做现吃,甜咸皆宜);

  • 市井小吃:卤花生、瓜子、豆腐干、糖油果子(热乎的糖油果子配冷茶,口感互补);

  • 季节性搭配:夏天配冰粉、凉糕(解暑),冬天配烤红薯、锅盔(暖身),贴合四川气候特点。

二、成都品茶的传统礼仪

成都的品茶礼仪不繁琐,但细节中透着对他人的尊重,兼顾 “市井随性” 与 “基本规矩”,核心是 “不打扰、懂分寸”。

1. 盖碗茶的使用礼仪(核心礼仪)

盖碗的用法暗藏 “暗号”,是茶客之间、茶客与茶博士的默契,也是基本礼貌:


  • 茶盖的 “语言”

    • 茶盖斜靠在茶碗边缘(不盖严):表示 “茶还没喝完,暂时离开,麻烦保留座位”,茶馆老板或茶客见此会不收拾茶具;

    • 茶盖完全扣在茶碗上:表示 “喝完了,可以收碗”,茶博士见此便会过来清理;

    • 茶盖轻刮碗沿:若茶太烫,可轻轻刮动水面(让热气散发),但不能用嘴吹茶(视为不文雅);

  • 持碗姿势:一手扶茶船(托住碗底),一手轻按茶盖(避免滑落),低头从茶盖与碗沿的缝隙中喝茶,不能端起茶碗直接对着嘴喝(既防烫,也显礼貌)。

2. 敬茶与添茶礼仪

成都人待客或在茶馆聚会,敬茶添茶有明确的 “先后顺序” 和 “量的讲究”:


  • 敬茶顺序:遵循 “先长后幼、先客后主、先女后男”(传统规矩,现简化为 “长辈 / 客人优先”),递茶时双手托住茶船,轻轻放在对方面前,避免单手递碗;

  • 添茶规矩

    • “酒满茶半”:添茶时只倒七分满(茶碗容量的 70%),一是避免烫手,二是 “茶满欺客”(满茶意为 “赶客”),这是成都品茶的核心禁忌;

    • 主动添茶:若同桌有人茶快喝完(茶碗剩 1/3),应主动帮忙添茶(尤其对长辈或客人),添茶前可问 “再续点茶哇?”,不强行添茶;

    • 感谢添茶:若别人为自己添茶,可轻轻点头说 “谢谢”,或用手指轻叩桌面(“叩指礼”)—— 长辈对晚辈叩 1 指,晚辈对长辈叩 3 指,平辈之间叩 2 指,简化版可直接点头。

3. 对茶博士的礼仪

茶博士是茶馆的 “灵魂人物”,茶客对其需有基本尊重,体现市井互助的温情:


  • 称呼礼貌:不直呼 “服务员”,而是叫 “师傅”“茶博士”,显得亲切;

  • 不催促:老茶馆客人多,茶博士忙时,不要大声喊 “加水”,可轻轻举手示意,或等其路过时再提醒;

  • “收尾” 礼貌:喝完茶离开前,若茶博士帮忙添过多次茶,可客气说 “麻烦了哈”,再结账离开,不转身就走。

4. 茶馆公共礼仪

成都茶馆是 “公共空间”,礼仪的核心是 “不影响他人”:


  • 不占座:若同行人未到,最多预留 1-2 个座位,不将茶具、包放在多个座位上;

  • 小声交谈:“摆龙门阵” 可以,但不高声喧哗(尤其有评书、川剧表演时,需安静观看);

  • 尊重 “吃讲茶”:若遇到他人 “吃讲茶”,不围观、不插嘴,保持距离,避免打扰调解;

  • 不浪费茶:若点了盖碗茶,尽量喝完,不随意倒掉(老茶客认为 “浪费茶是不尊重种茶人”)。

总结

成都的品茶习俗与礼仪,没有繁琐的 “仪式感”,却处处透着 “以人为本” 的温度 —— 盖碗的设计为了实用,“摆龙门阵” 为了社交,“吃讲茶” 为了和气,礼仪的细节为了尊重。这种 “茶融于生活” 的文化,正是成都品茶最独特的魅力,也是 “天府文化” 闲适、包容的缩影。

在线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