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

188-7472-8048

联系我们
成都品茶
联系人:张先生
电话:188-7472-8048
手机:188-7472-8048
Q Q:2956006700
邮箱:2956006700@qq.com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成都品茶时,茶叶中迷人的花香与果香并非天然自带,而是茶树品种、生长环境、制作工艺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这些香气成分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,最终赋予茶叶独特的嗅觉体验。以下从科学原理与工艺实践角度展开解析:

一、茶树品种:基因决定香气底色

不同茶树品种因基因差异,会天然合成不同类型的香气物质:

花香型品种:

水仙:以兰花香著称,其叶片中富含芳樟醇及其氧化物,这是兰花香气的主要成分。

黄观音:由铁观音与黄旦杂交培育,继承了黄旦的高香特性,香气中带有明显的栀子花香。

金牡丹:以铁观音为母本、黄棪为父本杂交,香气馥郁似水蜜桃,源于其含有的内酯类化合物。

果香型品种:

梅占:茶树品种自带梅子香,其叶片中富含苯乙醇和苯甲醇,这两种物质是梅子香气的重要来源。

奇兰:香气中带有梨香或苹果香,这与茶叶中含有的α-法尼烯等萜烯类化合物有关。

成都茶友体验:
在成都茶馆品饮武夷岩茶时,茶艺师常通过叶底形态与干茶香气引导茶友辨别品种,例如水仙的叶片宽大肥厚,干茶自带清冷兰香;而黄观音的叶片狭长,干茶香气更显张扬。

二、生长环境:气候土壤塑造香气骨架

武夷山丹霞地貌的独特环境,为茶叶香气物质的积累提供了天然条件:

土壤矿物质:

武夷山土壤富含风化岩碎屑,钾、镁、锌等矿物质含量高。这些元素能促进茶树合成芳香族氨基酸(如苯丙氨酸、酪氨酸),进而转化为苯乙醇、苯甲醇等香气物质。

科学依据:研究表明,土壤中钾含量每增加1mg/kg,茶叶中芳樟醇含量可提升12%-15%。

微气候条件:

昼夜温差大:武夷山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,夜间低温减缓茶叶呼吸作用,使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香气物质得以积累。

云雾笼罩:年均云雾日超180天,漫射光促进茶树合成更多类胡萝卜素,这些物质在加工中可转化为紫罗兰酮、茶螺烯酮等花香成分。

成都茶友对比体验:
成都平原气候湿润,与武夷山“坑涧”小气候形成差异。茶友常发现,同为水仙品种,武夷山产的水仙花香更清透,而成都本地种植的水仙香气偏沉闷,这正是环境对香气塑造的直观体现。

三、制作工艺:关键步骤激发香气灵魂

大红袍的香气形成,核心在于做青与焙火两大工艺:

做青(摇青与静置交替):

摇青:通过机械摩擦破坏叶缘细胞,促使多酚类物质氧化,形成“绿叶红镶边”的叶底特征。同时,叶缘细胞破损释放出酶类,催化糖苷类物质水解,释放出被束缚的芳香物质(如橙花叔醇、吲哚)。

静置:在静置过程中,茶叶内部发生水解、氧化、异构化等反应,香气物质进一步转化与聚合。例如,芳樟醇氧化物在静置中含量增加,使花香更显清幽。

焙火(碳焙工艺):

低温慢焙(80-100℃):促使茶叶中的低沸点青草气挥发,同时高沸点香气物质(如苯乙醇、苯甲醇)得以保留,形成“火功香”。

中高温提香(110-130℃):激发茶叶中的美拉德反应,生成吡嗪、吡咯等焦糖香物质,同时促进糖与氨基酸的缩合,形成蜜香、果香。

吃火深度:焙火时间越长,茶叶吸附的炭火香越明显,但过度焙火会导致香气钝化。优质大红袍需通过“文火慢焙”使香气与火功达到平衡。

成都茶馆工艺展示:
部分茶馆会现场演示碳焙过程,茶友可观察到茶叶在焙笼中逐渐由青绿转为乌褐,同时香气从青草气转变为花香、果香,最终定型为岩茶特有的“岩骨花香”。

四、香气类型与代表成分

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多达200余种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:


香气类型

代表成分

典型茶品

香气特征

花香    芳樟醇、橙花叔醇、吲哚    水仙、黄观音    兰花香、栀子花香    

果香    苯乙醇、苯甲醇、内酯类    梅占、金牡丹    梅子香、水蜜桃香    

焦糖香    吡嗪、吡咯、糠醛    传统岩茶    焦糖香、炭火香    

木质香    雪松醇、柏木烯    陈年岩茶    沉香、老木香    


五、成都茶友的品香技巧

在成都茶馆品饮大红袍时,可通过以下步骤感受香气层次:

干茶香:温杯后投入干茶,轻摇公道杯,嗅闻干茶的焦糖香或花香前调。

盖香:冲泡后立即揭盖,嗅闻热香中的高沸点成分(如花香、果香)。

杯底香:饮尽茶汤后,嗅闻杯底残留的冷香(如蜜香、木质香)。

叶底香:冲泡结束后,嗅闻叶底的香气持久度,优质大红袍叶底仍留有幽香。

茶馆互动体验:
部分茶馆会提供“盲品”活动,让茶友通过香气与滋味辨别茶品品种与工艺,这种趣味方式极大提升了茶友对香气细节的感知能力。

在线QQ